浪漫,鲜花,烛光,月下共舞……仿佛只要有浪漫和激情,就会有 化学反应和真爱。实际上,浪漫和化学反应与真爱几乎没有关系。这种 误区是如此普遍,连字典都搞错了,将浪漫描述为:(1)爱情,尤其是 短暂而热烈的;(2)性爱,多指理想化的对象或关系。然而,这两个都 不是“真爱”的定义——在这种短暂而热烈的爱情和性爱中,对象或关 系都是理想化的,但并不符合现实!
浪漫的时刻很美好,但若想把关系建立在浪漫上,就荷问题了。如 果仅仅把关系建立在浪漫上,那么这段关系将是脆弱、肤浅的。请思考 两组关于化学反应的表述,第一组是当化学反应存在的时候,第二组是 它消失的时候:
“我感觉很兴奋!” “她让我疯狂,我想不出别的形容了。” “我陷入 爱情了,它像无数砖头一样砸向我。” “我们疯狂地爱着对方。”
在那之后呢?
“我对他没感觉了。” “我们就是不来电了。” “我们已经不爱对 方了。”
虽然化学反应的概念有一定道理,但如果过分依赖化学反应,把它 视作维系关系的纽带,会引起巨大的问题。首先,当化学反应很强烈时, 伴侣们往往不能就真正重要的事情进行有意义或激烈的讨论,因为他们 太过于依赖身体而非大脑。其次,化学反应终会减弱,那时伴侣们会变 得暴躁易怒,为鸡毛蒜皮而争吵,哀叹化学反应为什么会从他们的关系 中消失。结果,他们可能会过早地结束原本能进一步深入的亲密关系。
实际上,化学反应都伴随着化学物质的暗涌。刚进入热恋期以及经 受着爱情之苦的人,体内会产生大蛩的化学物质——荷尔蒙、血淸素和 多巴胺。爱是一种情感、化学反应以及身体上的体验。在人们看到恋 人的照片时对他们进行脑部扫描,你将会看到,他们的大脑状况和强 迫症患者或瘾君子的一样。这能够解释热恋初期(或者说坠人爱河时) 爱情使人着魔的性质,在那个时期,人们很难把精力集中在日常事务 上。罗格斯大学(Rutgers University )的人类学家海伦.费舍尔(Helen Fisher)教授发现,刚迷恋上某人(请注意,我们没有用“爱”字)的 人会花一天中85%的时间想念让他们充满激情的对象。他们情绪高昂, 无法自拔,处于一种非同寻常的状态中。这能够解释我们为什么有时会 感觉自己犯了 “相思病”。这只是一种短暂的化学体验。这些化学反应 不会持续太久,虽然它们令人感到兴奋,但并不是能带给我们持久满足 感的亲密。
许多人认为,如果化学反应消失,他们就“不再相爱”了。未必 如此。他们可能正准备进人爱情的下一阶段,通常被称为“伴侣之爱”
(companionate love)。伴侣之爱与早期的迷恋或热烈的爱情相反,不是 那么强烈,却非常强大,它混合了依恋、亲密、承诺和深厚的感情,在 这之后,感情才能进化为完美的爱,让双方获得幸福感。